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什么意思

文章来源:海南中医药附属琼岛医院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好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介绍,乙肝表面抗原是反应乙肝病毒复制的一种指标,乙肝五项指标中,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阳性(即为大三阳),其血液就有高度传染性;如果抗-HBe阳性,其血液的传染性就较0。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表示体内已感染乙肝病毒。在急性感染中,乙肝表面抗原一般持续存在1-6个月,如果之后乙肝表面抗原好转表明急性乙肝已经好转, 若仍然为阳性,便变成慢性乙肝,若乙肝表面抗原出现过多,便成为爆发性急性肝炎。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一般处于以下几种情况。

1、乙肝潜伏期。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在感染者血清中早出现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一般在乙肝发病前2-3周已阳性,发病时达高峰,80%的感染者在发病后4周内消失。推荐阅读:乙肝治疗的四大误区

2、体检或验血偶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可能是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亦可能是感染后因症状轻微而未及时诊治,发现时肝功能已恢复正常,但HBsAg阳性。此类人群需经常检查肝功能,出现异常及时治疗。

3、慢性乙肝。有症状和体征,不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有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且血清转氨酶又经常升高,这此情况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在繁殖,对肝脏不断损伤,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可发生肝癌,应积极治疗。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危害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阳性时还要确诊是慢性乙肝还是急性乙肝,通过查体偶然发现的乙肝多为慢性,慢性乙肝有症状和体征,不仅HBsAg阳性,同时有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且血清转氨酶又经常升高,这此情况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在繁殖,对肝脏不断损伤,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可发生肝癌,应积极治疗。

所以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复查,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感染五项指标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查,如果五项指标全部阴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也为阴性,可排出乙肝的可能,并可接种乙肝疫苗;如果五项指标中领先项指标表面抗原为阳性或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阳性,可断定为乙肝患者。推荐阅读:新概念乙型肝炎治疗指南 

初度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在1/2~2周后复查1 次,同时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及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有条件,还可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等。转氨酶显明增高者成住院疗养。无转氨酶增高而其它指标有不同程度增高或阳性时应请医师对自己的转归和传染性作出发轫评价。必要时应协作医师做肝活检,分析肝脏是否生活病理变化,有病理阳性发现者应按现症乙型肝炎管制。

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者,每3个月应复查1次。纯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乙肝e抗原阳性,且无症状者,可6个月至1年复查1次。因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变为肝炎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好几倍。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妇女特地要留意经期卫生,谨防经血污染手和大凡生活用品,防止赤手触摸他人的开放性伤口;已怀孕者应请医师定期检验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象征。她们的新生儿比较好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预防注射,保护好下一代。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食具、牙具、刮面刀、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等应与其他人隔离。要防止唾液、血液和其它分泌物污染环境,感染他人。

纯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兼有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者可以正常工作、学习、作事、人托,按期进行医学观察,但不能参与献血活动。

弱阳性的意义

在乙肝两对半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但是乙肝病毒数量少,病毒复制慢,传染能力较弱。

一、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对于正在进行治疗的乙肝患者来说,是一种好的现象,它表明乙肝表面抗原正在进行血清转化,即表面抗原阴转,表面抗体阳转,这是一个转变的过程。说明患者的病情正在好转,应该坚持积极的治疗。

二、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是代表人体感染了乙肝,但是病毒复制比较慢,传染性较弱,出现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有效不能轻蔑,尤其是乙肝小三阳患者!这种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是病情进一步的加重,后演变成为肝硬化或者是肝癌。推荐阅读:如何让乙肝治疗不花冤枉钱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治疗

表面抗原阳性意味着乙肝病毒感染,但不一定标志着有乙肝存在。在这种病人应接受进一步检查,包括乙肝两对半、病毒基因(DNA)、肝脾超声、肝功能。假如临床上缺乏症状、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则多数为无症状性携带状态。对于这种病人,应着眼于维持体内免疫稳定,不宜盲目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清除病毒,由于一方面药物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另一方面,机体免疫耐受一旦被打破,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感染的肝细胞,继而诱发肝病变。

对于转氨酶反复升高,症状多且重,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均阳性即所谓大三阳慢性乙肝患者,必须进行抗病毒、保肝和抗纤维化治疗。以使病毒复制迅速得到抑制,减少肝细胞损害,减轻肝纤维化,从而阻断肝硬化的发生。即使病人不是大三阳但只要肝功能长期不正常,或已有肝硬化的早期表现,仍需抗病毒治疗。可应用对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药物,也可应用免疫调节药物,通过强化机体免疫功能而抑制病毒。其中现在在中国广为流行的综合疗法就是其中翘楚。

综合疗法在治疗乙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优势一、免疫杀伤作用: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来攻击和消灭乙肝病毒,避免了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停药后反弹的弊病;优势二、免疫诱导作用;优势三、破坏DNA病毒复制的模板,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优势四、快速识别并锁定已经变异的病毒进行围剿清除;优势五、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功能,杀灭导致肿瘤的病毒;优势六、保肝护肝作用: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修复已受损的肝细胞。推荐阅读:慢性乙肝口服药耐药问题引关注

对于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的所谓小三阳患者,应区别情况具体对待。假如经过快速肝炎发作或经正规抗病毒治疗,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常意味着疾病康复;但假如血清中病毒基因仍高,肝功能异常,常说明病毒变异。在我国慢性肝炎病人中70%左右有这种变异现象。由于这种变异病毒逃避免疫监视,常易发展为慢性重症肝炎,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于这种病人的治疗类似于前述的大三阳慢性乙肝,但治疗往往更困难,常需几种药物联合治疗;对于家族中有肝癌史、年龄35岁以上男性小三阳患者,有主张定期进行抗病毒或免疫调节治疗,以预防肝癌发生。据新加坡一组报告,82例接受定期治疗患者,3年内无一例肝癌发生,而未接受此项治疗的18例中3例发生肝癌。

 

"喜讯"——肝病防治筛查活动,在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正式启动,凡通过网站、电话预约就诊的患者,均可享受以下优惠:

医生挂号费会诊费【全免】>>立即申请
六大肝病检查项目仅需【211元】>>立即申请
肝病治疗效果跟踪【3-5年】>>立即申请

温馨提醒:如果您身体有什么不适或者有其他肝病方面的疑难问题,请点击在线咨询或者来院就医,我们还为您提供专家一对一在线咨询。